“孤岛供电”牵出新兴能源产业链

2025-11-06 10:01

 大西洋太平洋、火山与湖泊,造就了颇具反差感的尼加拉瓜。这个以农渔牧业见长的美洲国家,其绿色能源发展现状也令人惊讶——近70%的国内能源为可再生能源。

  昨天举行的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球能源转型”分论坛上,尼加拉瓜共和国总统投资、贸易和国际合作顾问劳雷亚诺·奥尔特加·穆里略兴奋地谈及该国约1600兆瓦能源生产装机能力的由来。“既得益于优越的光照时间、强度以及风能地热能等天然资源,也离不开华为等‘中国合伙人’的技术支撑。”如今的尼加拉瓜已不再满足于“自产自销”,还期待向毗邻国家输出电力,将优势产业转化为发展动力。

  尼加拉瓜的发展历程,恰是中国企业“在中国、为全球”的鲜活缩影。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中国新型储能直接带动项目投资超2000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投资超万亿元,向世界各国提供性能优异的产品,也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力量。

新型储能迸发的“大能量”

  新型储能之于国计民生为何重要?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绍武以一场惊心动魄的“孤岛供电”为例作了生动阐释。今年5月底,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独龙江乡遭遇持续强降雨,引发山洪泥石流灾害。因通信、道路中断,独龙江乡一时成了“孤岛”。长达百余公里的主干供电线路“伤痕累累”,多处设备受损点散布于悬崖深谷。直至今天,部分受损道路仍在修葺中。

  随着大部分村民恢复供电,还有地处峡谷深处的5户人家却令人揪心。如何为其“定制”一套不依赖外部能源的独立供电系统?南方电网团队创新探索“水轮机+柔性光伏+储能装置”的智能微电网模式。由此,村民可利用独龙江的水流自然动能发电,并配合太阳能和储能系统,彻底规避灾后油料运输困境。一段“孤岛供电”的佳话由此诞生。

  针对地震、泥石流等突发自然灾害场景,新型储能可充分发挥其布局灵活、响应迅速、建设周期短等优势。此外,其应对用电高峰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国家电网经营区内新型储能最大可调电力超过6400万千瓦,实时最大放电电力超过4400万千瓦,为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提供重要支撑。

  新型储能在关键时刻迸发的“大能量”,离不开扎实的产业支撑。王绍武给出一组颇具“含金量”的数据。截至去年底,全球新型储能总装机165吉瓦,其中,我国新型储能装机78吉瓦,占比达47%。“我国拥有全球体系最完整、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锂电池储能产业链。”在他看来,高度细分、专业化且自主可控的新型储能产业链,让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新成效,比如,风电光伏也实现跃升式发展,其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清洁能源成为能源消费的增量主体。

“市场这杆秤”度量储能价值

  硬核数字为产业发展注入信心。谈及未来趋势,与会专家不约而同抛出关键词——电价。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事关经营主体的参与积极性。

  清华大学教授夏清用“东边日出西边雨”来比喻新型储能带来的时空不平衡现象。“想平抑这类不平衡现象就要靠电价,通过价格反映资源的稀缺性,进而更科学精准地度量新型储能的价值。”

  在此背景下,中国正探索建设电力现货市场。其核心特点是即时性,基于实时供需开展短期电力买卖。这恰好匹配新能源发电本身具有的波动性、间歇性特征。由此,风电企业可在风力充足时多发多卖,光伏企业能在光照峰值时段捕捉高价交易机会,储能企业则能通过“低谷储电、高峰放电”等方式参与现货套利。

  “接下来将加快市场化改革进程,持续优化储能发展的市场环境,合理放开现货市场限价,建立完善可靠的能量补偿机制。”山东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德雁介绍,今年9月,山东省在国内率先发布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结果,为推动新型储能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实现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紧密结合”,夏清认为,倘若没有类似的市场机制,就没有一杆秤度量新质生产力、度量新型储能带来的价值,也就难以推动新技术替代旧技术。

  还有专家认为,大电网就是大中试平台。它进一步打破“先科研后应用转化”的常规创新模式,把部分重大技术难题拆解为具体的工程目标,并依托工程联合创新攻关,推动关键技术快速迭代。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责任编辑:6
原标题:“孤岛供电”牵出新兴能源产业链
郑重声明: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