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大市场·出口中国”系列活动日前正式启动,这是落实“积极扩大自主开放”的具体举措。这一举措也受到了来自国际组织负责人、境外贸易促进机构和商协会代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展商企业代表的广泛赞誉。
中国日本商会会长本间哲朗表示,“共享大市场·出口中国”品牌的创新打造,是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力举措,向全球工商界传递了明确信号。中国不仅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更是一个愿意通过制度创新与世界共赢共享的平台。
当前,中国作为全球贸易稳定锚和合作平台的角色也正在成为更广范围内的共识。“中国的这种开放并非空谈,而是通过此类盛会真切展现——中国正与我们携手践行‘言出必行’的理念,这不仅体现在积极表态,更转化为切实行动。”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ITC)国别项目司司长埃斯西庞·奥利维拉-戈麦斯认为,中国的开放是长期持续的过程,并不仅仅局限于一场盛会,这样的开放正持续为合作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同时,埃斯西庞·奥利维拉-戈麦斯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谚语称赞中国的开放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的带动、促进作用。他指出,过去全球贸易仅由少数大型企业主导,而如今贸易格局日趋普惠化,中小企业得以积极参与。中国通过进博会等平台,为各国企业创造机遇——这正是为中小企业打开的参与全球贸易的大门。
“我们坚信贸易能让买卖双方互利共赢。通过获得的支持政策与理解中国市场的机遇,实实在在的贸易成果最终将惠及各方主体。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在基层扎根生长。这些中小型企业不仅滋养着当地社区、支撑国家经济发展、助力改善国际收支平衡和出口状况,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国际视野也得以开拓。”埃斯西庞·奥利维拉-戈麦斯称。
推动全球普惠包容地发展,也是本次启动系列活动的重要意义。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举办“出口中国”系列活动,就是要通过中国担当和中国行动,与各方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携手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此外,中国自身发展的经验与实践,也为国际市场提供了参考的样本。埃森哲全球副总裁、亚太区首席运营官格兰·海伯举例指出,中国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的大规模部署速度很快,这些成熟经验完全可以向国际市场输出,帮助其他国家实现净零目标。对于中国而言,则能够带来其他国际机构在不同运作模式、不同实施规模方面的实践经验。因此,从进口与出口双重视角来看,都存在着大量互利共赢的合作机会——这既是经验输入的过程,也是相互借鉴的契机。